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医药通报杂志介绍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本刊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经典研究、名医精华、理论探讨、古籍研究、中医养生、方药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验案探析、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医药通报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药通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中医药通报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中医药通报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期刊引用
中医药通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医药通报杂志发文量
中医药通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医药通报杂志往期文章
  • 《伤寒杂病论》麻黄配伍应用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中以麻黄为主,配伍它药所组成的31首方剂的讨论与研究,总结出了11对佳配伍,并将其分为相须为用、相使为用、相反为用、相抑为用四大类.从中体会到,中药一药多能,一药多效,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才能充分发挥其各种不同的治疗作用,这也是张仲景方简洁干练、效果显著的关键所在.提示了临床用药,绝对不可按照西医改良中医的方法,从中提取单一的成份,然后线形相加进行应用,这样,势必会导致中医药整体观念的支......

    作者:柴瑞震 刊期: 2009- 06

  • 张志远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张志远教授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机核心是阴阳失交.张老论治失眠既吸取各家之长,又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点,擅用经方(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并创制安神汤,验证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振 刊期: 2015- 03

  • 口服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后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口服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组合后血浆中葛根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乙腈提取处理血浆,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甲醇-0.5%乙酸水(28:72,v:v)为流动相,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速为1.0mL/min,以紫外检测器在248nm波长下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吸收.结果:葛根素在0.025~3.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10%,......

    作者:郭莹;王云来;万海同;张莉;樊守艳;韩进;余勤;刘文洪;潘远江 刊期: 2006- 05

  • 糖周灵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糖周灵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2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5例,对照组125例.治疗组给予糖周灵胶囊(2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500μg,每日三次),9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症状改善情况及毒副作用评估.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792%优于对照组648%(P<005);(2)治疗组在改善感觉神经......

    作者:李军;易小玲;王庆淑;王映坤;杨海燕;邓乐巧 刊期: 2008- 06

  • 陈宝贵治疗胃脘痛验案赏析

    本文为总结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从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土虚木乘、上热下寒;胃热壅盛、气津不足;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胃气上逆;中焦虚寒等数则验案入手,分析其独特用药方法以及取得显效之原因.......

    作者:张美英;张安清 刊期: 2018- 01

  • 疏肝润肠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疏肝润肠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疏肝润肠方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西沙比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总体疗效与西药一致,临床痊愈率85%,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60%);在消除便秘、腹痛等主要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药疏肝润肠方......

    作者: 刊期: 2005- 05

  • 热敏灸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功能分级变化、BNP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积分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中医症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功能......

    作者:邓鹏;胡丹;刘中勇;李林;徐驲 刊期: 2016- 04

  • 肾下垂辨治验案2则

    肾下垂的治疗需辨清寒热虚实,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治,不能单单以中气不足概之.......

    作者:蒋妤;张光荣 刊期: 2016- 02

  •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之机理探究

    文章从温散发表、化痰逐瘀、调和营卫、健脾化湿、补养气血、补益肝肾、温补阳气、综合调养等方面探究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机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独特优势。......

    作者:旷惠桃;王莘智;周珂;廖亮英 刊期: 2016- 06

  • 连蒲胶囊中冰片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进行连蒲胶囊中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建立气相色谱-FID检测法(GC-FID)测定胶囊中冰片的含量.结果:冰片在0.01977mg/ml~0.3954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0003x-0.0012(r=0.9973,n=6),回收率97.8%(RSD=1.9%,n=9).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以为连蒲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