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一)中医药通报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中医药通报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中医药通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医药通报杂志发文量
中医药通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
太子参传说
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国王对老者说:“尔诚心可鉴,然若药不灵验,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难受峻补之药,需......
作者: 刊期: 2014- 05
-
雷公藤合剂配合手关节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雷公藤合剂配合手关节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疾病活动度分层随机对照将60例合格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雷公藤合剂(雷公藤、白芍、甘草)+手关节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观察12周.检测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记录指关节压痛数(TJC)、指关节肿胀数(SJC)、血沉(ESR)、C反应蛋白......
作者:赵钟文;郭燕芬;张志明;吴方真;林晓蓉;吴宽裕 刊期: 2014- 04
-
准确性与简洁性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的原则
通过翻阅对比近年来出版的中医药英语辞书,认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仍不统一,不够规范;提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规范应在准确性与简洁性原则的指导下,正确把握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内涵,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和借鉴新的译法,补充修正,去粗取精,去繁取简.具体可采用音译、借用现代医学术语、对汉文同义异名术语使用同一译语、区分一词数译与一词多义、一些术语翻译时可用句子表达、尽量少用介词及冠词等做法.......
作者:贺小英 刊期: 2005- 04
-
学用大承气汤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运用大承气汤,既要重视研究方药组成配伍,又要重视权衡煎服方法、注意事项,还要灵活掌握大承气汤能主治大便正常、产后不大便、热结旁流(下利)、脉迟、宿食、筋脉挛急、短气、潮热、独语如见鬼状、食则谵语等特殊表现,以此才能用活大承气汤主治错综复杂的疾病.......
作者:王付 刊期: 2011- 02
-
程丽芳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初探
本文对程丽芳老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探讨.其学术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宗东垣脾胃论之旨,服膺仲景,私淑各家之长,终结合自身的辨证特点而来.她擅用经法,化裁经方.在脾胃病辨证过程中,谨守肝脾(胃)不和这一病机.在治疗脾胃病时,积极主张健脾养胃、疏肝活血之法,擅长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活血化瘀亦是程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灵通之法.......
作者:夏瑾瑜 刊期: 2006- 06
-
滋阴利水法在肾性水肿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滋阴利水法在肾性水肿治疗中的运用,主要针对阴虚型水肿.阴虚型水肿分为两端,其一为阴虚特质者,其二为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阴液损伤.在现行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多将水肿病机归结为肺、脾、肾及三焦气化不利,并未提及阴虚致水肿一说,更无阴虚水肿这一证型.然阴虚水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今笔者试通过探讨滋阴利水法在肾性水肿治疗中的运用机制,结合病情演变,提出方药的具体运用,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滋阴利水法在临床上的使......
作者:许勇镇;阮诗玮 刊期: 2017- 02
-
从《伤寒论》辨证体系探析少阴病之“渴”
立足于六经辨证要点,将经脉脏腑与六经整体进行对比,认为少阴病之“渴”以脏腑理论之肾阳不足、蒸化无力做解释有悖于仲景思想,应联系三阴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整体考虑.少阴病之“渴”乃由其经气所导致.......
作者:郑利钦;何晓铭 刊期: 2015- 05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热阻肺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痰热阻肺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痰热阻肺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6min步行试验距离、血气分析中PO2变化、肺功能中肺总量(TLC)、肺活量(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症状、体......
作者:杨红梅;杨进;陈斯宁;陆彩云;潘玲;梁炜;李瑞祥 刊期: 2016- 04
-
读《神农本草经》札记
1死肌《神农本草经》孙星衍、孙冯翼辑本,卷一载“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鞠华,味苦平,主……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络石,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细辛,味辛温,主……风湿痹痛,死肌”,“雄黄,味苦平寒,主疽痔死肌”,“枲耳实,主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白鲜,味苦寒,主湿痹死肌”,“厚朴,味苦温,主血痹死肌”,“鮀鱼甲,味辛微温,主创疥死肌”,“乌梅......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13- 06
-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八)——辨治泌尿生殖系疾病验案
1梦遗治验某某,男,31岁,湖北中医学院某班学员,已婚.1972年10月就诊.发病已半年余,头部发生散在性多个细小苛疮,痒甚则搔之有痛感而流黄水,继之结痂,每间隔数日则于眠睡中发生梦与女子交通而精泄出——即所谓“梦遗”一次,泄精醒后则感肢体倦怠疲惫,小便黄,脉濡数.病属湿热郁于肝经,治宜清利湿热,养血和肝,拟龙胆泻肝汤为治.药用:龙胆草10g,柴胡10g,泽泻10g,车前子10g,木通10g,栀子......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15-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与院校教育融合的全新视角
- 2 石冠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 3 消积颗粒治疗小儿积滞35例临床观察
- 4 名医养生谈——于丹向名医请教生命
- 5 颈夹脊穴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乙型颈椎病89例
- 6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肾病证候研究
- 7 基于数据挖掘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心悸的遣方用药规律
- 8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机理探讨
- 9 中药内服外熨治疗膝骨关节炎33例临床观察
- 10 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学思考
- 11 舒筋汤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 12 五虫汤联合单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26例
- 13 试论当代生活方式变化对中医病因学的影响
- 14 迎随补泻的时机——从《灵枢·九针十二原》看针刺补泻
- 15 当代岭南中医传承模式浅析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精子症举隅
- 17 糖周灵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18 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评价
- 19 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
- 20 对中医的几点认识--兼与《晶报》记者黎勇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