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医药通报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中医学家章次公先生学术思想

    章次公先生,名成之,号之庵,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人,生于1903年7月28日.章先生幼年丧父,由母亲抚育成长,遵守父训,不过问政治,练武习文,后入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读书,在校读书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敏悟过人,深受丁甘仁先生的器重.......

    作者:朱良春;李树仁;姚守诚;章鸿慈 刊期: 2005- 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8例临床分析

    对我院近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SLE临床诊断水平及疗效.......

    作者:陈进春;邱明山 刊期: 2005- 01

  • 络必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络必通胶囊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血糖(BG)、果糖胺(FA)、血流变、血脂等的影响.方法:52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脾肾两虚兼瘀浊阻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服用络必通胶囊;对照组服用糖脉康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以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果糖胺、血流变、血脂等的变化.结果:(1)两......

    作者:胡晓灵;王春芳;谷培恒 刊期: 2005- 01

  • 通络排浊法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关键

    慢性前列腺炎多因湿热淤毒内蕴、血瘀精浊内阻、正气亏损无力抗邪所致,但其损害的结果都是:腺泡肿胀,湿浊热毒败精堆积,淤积排泄不畅,管腔充血、水肿、梗阻,久则纤维变性.治疗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在通畅脉络,排泄淤浊,尽早清除有害的病理产物.......

    作者:卢太坤;金冠羽;欧阳洪根;邹强 刊期: 2005- 01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现状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证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等为特征.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syndrome,PNS)是指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者,具体病因错综复杂,尚未完全明了.......

    作者:王志强;谢桂权;刘建博;李文英 刊期: 2005- 01

  •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辩证论治是什么?它是中医药学中临床医学的灵魂,是总的指导思想,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5- 01

  • 张机的针灸学说

    张机(约公元150~219年),字仲景,东汉末年河南南阳涅阳(今属邓县)人,中医尊为医圣.撰、,至今仍是中医药大学必修的经典课程.倡导六经与八纲辨证施治,对后世中医药学发展有重大影响.......

    作者:魏稼 刊期: 2005- 01

  • 邹文华对血小板减少症的辨治经验--附182例临床总结

    邹文华老中医年近80高龄,仍亲临第一线临床工作,他潜心专研,治学严谨,理论造诣精深,对血液病的治疗(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得群众信赖.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多年,亲聆教诲,彼得真传.现将邹老近年来治疗血小板减少症182例分型治疗用药的经验整理,并根据原始病例资料归纳,报道如下.......

    作者:邹杰;邹鑫 刊期: 2005- 01

  • 干姜历史来源献疑

    干姜为常用中药,2000版及其他权威性文献均将其来源确定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cinaieRose.的干燥根茎.对于其来源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争议,因为药用干姜质地丰满,而生姜晒干或晾干后干瘪,与药用干姜又全然不同.......

    作者:张林新;杨兴文 刊期: 2005- 01

  •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年学术会议计划(上半年)

    ......

    作者: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