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医药通报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论引火归原——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三

    针对引火归原之火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研究引火归原的思路:火不归原证的概念;火不归原证的特点;火不归原分型论治;火不归原类证鉴别;引火归原有狭广二义.......

    作者:孙其新 刊期: 2007- 02

  • 论慢性支气管炎的证治

    咳、痰、喘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就大多数患者来说,痰是一个主要矛盾.从病机来讲,以虚为本,以痰为标,本虚标实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作者:洪广祥 刊期: 2007- 02

  • 玉屏风颗粒治疗与食物过敏相关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治疗与食物过敏相关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复发性口腔阿弗它溃疡的患者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将食物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28例复发性口腔阿弗它溃疡的患者分成实验组,32例呈阴性反应患者分成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实验组除禁食过敏性食物外,口服玉屏风颗粒,3次/天,一月为一疗程.观察用药期间溃疡愈合的时间及复发时间、溃疡的个数.结果:玉屏风颗粒可以减轻疼痛,加快愈合,......

    作者:刘英志;林静俐;付玉;王蔓琳 刊期: 2007- 02

  • 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24例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常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法为治疗痛风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蒋恬 刊期: 2007- 02

  • 益气温阳护卫汤防治支气管哮喘立法组方思路

    益气温阳护卫汤是全国著名中医洪广祥教授有效运用于支气管哮喘防治的经验方.本文就该方的立法组方思路及其用于防治哮喘的理论依据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薛汉荣 刊期: 2007- 02

  • 滋补肝肾中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将形成胶质瘢痕阻碍轴突生长,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分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类中重要的一类.本实验拟研究滋补肝肾中药复健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MMP-2、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复健片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分设1w、2w、3w组)、给药组(分设1......

    作者:付强;郭春莉;王新陆 刊期: 2007- 02

  • 经方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验案四则

    经方组方严谨,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如辨证准确,常常效如桴鼓.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研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常将经方活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每收奇效.......

    作者:阳国彬;刘玉芳 刊期: 2007- 02

  • 曹林教授治疗疑难发热症验案举隅

    曹林教授,辽宁省知名医生,从医30余年,学识渊博,长于辨证,精于用药.笔者有幸见证曹师屡起疑难沉苛,今将随诊所载治疗疑难发热验案三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刘英军 刊期: 2007- 02

  • 试析伤寒学与温病学在舌诊上的差异性

    大多数人认为,舌诊与脉诊相比,舌象相对脉象来说比较直观.所以舌诊比较具有客观性,对于同一个病人来讲,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差异性不大,而对于脉诊而言,则由于个人的主观性较强,所以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其实不尽然,就舌诊而言,由于所基于的理论基础不同,对病因病机认识的差异,同样导致了舌诊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试从温病学与伤寒学的角度出发,从舌质、舌苔等方面,分析这两个学派在舌诊上的差异性.......

    作者:刘友章;丁站新;宋雅芳 刊期: 2007- 02

  • 鼻咽癌中医探源

    1古代中医认识1.1对证候的认识鼻咽癌为原发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病变部位在鼻咽部.由于鼻咽位置较深,若不借助于鼻咽镜或鼻内镜等进行检查,则无法发现鼻咽病变.加之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可向颈、鼻、耳、咽及颅内等部位侵犯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古代医家确诊鼻咽癌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中医古文献中没有鼻咽癌之病名,但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该病临床证候已有所认识,并在许多医......

    作者:王大海;曹伟云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