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陈国丰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陈国丰主任医师承于全国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他勤勉诚恳,深得先生的信赖和嫡传,集干祖望教授与自己30多年临床经验于一体,在中医耳鼻喉科领域颇有造诣.笔者有幸拜师于陈门,深受其学术理念、临证经验之启发.现简介于下:......
作者:傅晓东 刊期: 2006- 05
-
陈国权教授用时方治杂症三则
导师陈国权教授从事作为中医经典著作重要组成部分的的教研数十载,是全国著名的仲景学术专家之一,现兼任湖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副所长.在随师坐诊的两年间,笔者发现陈师在时方的运用上同样遣方精当、匠心独运,或与经方合用,或加减出入,每每疗效喜人.现整理陈师用时方治疗杂症三则,以飨同道.......
作者:李雪松;陈国权 刊期: 2006- 05
-
肺和心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肺和心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肺和心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结果: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为双肺、心脏多发结节影;病理学主要形态特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免疫组化提示内皮细胞源性;需与肺、心包转移癌、结核病、淋巴瘤等疾病鉴别;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作者:朱玉珍;林勤;侯毅 刊期: 2006- 05
-
4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中医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健脾补肾熄风法疗效评价.方法:对40例ALS患者进行性别、病程、病情比较,常见症状频数统计,应用ALS功能等级评分量表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对比.结果:入选病例多为初、中期患者,末期病例较少.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本病的三大主要临床表现;经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讲话、进食、床上翻身和整理被褥、行走、爬楼梯的功能,并使书......
作者:刘友章;刘兆周;宋雅芳;兰海霞 刊期: 2006- 05
-
学用《伤寒杂病论》的思维与方法
是推动中医理论进步与促进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典范与精华,也是中医工作者学习、研究及应用的重点与难点,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能正确地理解的精深理论并使其与实践联系起来,如何将其中的辨证方法和用药原则熟练地应用到临床中,这是历代研究的核心问题.又,原文用词简略,寓理深奥,思维灵活.所以研究与应用,必须从思维方法角度全新认识原文辨证精神,从思维点拨角度全面领会原文整体辨证论治体系.因此,研究与应用必须重视以......
作者:王付 刊期: 2006- 05
-
口服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后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口服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组合后血浆中葛根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乙腈提取处理血浆,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甲醇-0.5%乙酸水(28:72,v:v)为流动相,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速为1.0mL/min,以紫外检测器在248nm波长下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吸收.结果:葛根素在0.025~3.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10%,......
作者:郭莹;王云来;万海同;张莉;樊守艳;韩进;余勤;刘文洪;潘远江 刊期: 2006- 05
-
血脉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E-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脉宁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ECV)的保护及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血脉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理.方法:以高脂血清、高脂血清加含药血清培养内皮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vWF、TXB2、PGI2含量,RT-PCR检测E-SelectinmRNA表达,Western-Bloting检测E-Selectin蛋白.结果:造模组ECVvWF、TXB2增加、PGI2......
作者:陈民 刊期: 2006- 05
-
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根据中药作用机制的不同,对近年来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晓红;杨牧祥;于文涛;王少贤;段旭东 刊期: 2006- 05
-
中医形上之思(二)
1类比概念与具体概念是中西医的不同概念用系统性方法论研究形上的人,形成了中国的中医;用还原性方法论研究形下的人,形成了西方以生物医学为代表的西医.这两个医学科学体系在基础理论上的本质差异在于中医的名词术语多是类比概念,而西医的名词术语则多是具体概念.......
作者:李致重 刊期: 2006- 05
-
颈夹脊穴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乙型颈椎病89例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温针隔姜灸对CSA的应力应变影响,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观察的方法,从2000年1月开始对来我院就诊的CSA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双号(治疗组)采用温针隔姜灸疗法,单号(观察组)只用单纯针刺疗法,两组的穴位、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都一样,至2005年1月,每组治疗89例,观察CSA应力应变所致颈性眩晕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89例患者重、中、轻度眩晕的患者分别为44......
作者:颜少敏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围棋与中医的类比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制备近况
- 3 东方生命科学的架构
- 4 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 5 隔姜灸治疗阳虚便秘的疗效观察
- 6 谢兆丰老中医治疗内科疑难病验案举隅
- 7 麦门冬汤合方临床应用札记
- 8 右归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 9 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治学经验拾掇
- 10 抗病毒中药体外筛选噬菌体-细菌模型的初步探索
- 11 石斛属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研究
- 12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 13 《伤寒论》扶阳思想探讨
- 14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述略
- 15 针灸整脊:整合中西医观点
- 16 热敏灸治疗便秘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7 温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难治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 18 刘永平辨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 19 读《黄帝内经》札记(十二)
- 20 董氏药袋熏洗治疗四肢关节肿痛僵硬3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