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阮诗玮调治妊娠期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妊娠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改变,并存在母体和胎儿风险,故治疗上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综合治疗.阮诗玮教授对妊娠期慢性肾病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以脾肾亏虚、阴血不足、气机阻滞及邪热、瘀血内扰冲任胞宫为主,因而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期的遣方用药应重视阴阳相配,注重治病与安胎并举,以“补益脾肾,调经种子”“清热解毒,理血调经”“滋阴清热,凉血安胎”“养阴疏肝,理气安胎”为主要方法......
作者:李丽洁;许勇镇;阮诗玮 刊期: 2018- 05
-
赵纪生治疗慢性肾衰经验体会
慢性肾衰作为肾脏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机复杂,病程长短不一,病情控制困难,预后较差,严重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赵纪生教授从事肾病临床50年,对于慢性肾衰有着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周雯姣;艾一多;吴国庆;赵纪生 刊期: 2018- 05
-
张士卿经方时方用辨
张士卿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名中医”,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四十余年,临床法宗仲景,学尚各家,方活药精,师古不泥,尤其注重调理肝脾、养阴护胃,对小儿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笔者侍诊之余,将其运用经方时方辨治疾病的经验介绍于此,以飨同道.......
作者:张弢;姚凝;王小荣;刘光炜;史正刚 刊期: 2018- 05
-
高树彬“定期清积”法防治小儿胃肠积热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高树彬教授根据中医理论“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通过临床中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长期观察,提出了“积常有”理论,既着眼于“胃肠积热型”复感儿病前“积”的状态的识别,通过健康教育、小儿推拿及中药口服等方式,调整其阴阳偏颇,改善患儿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作者:叶志华;高树彬 刊期: 2018- 05
-
基于数据挖掘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心悸的遣方用药规律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王行宽教授门诊病例为数据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味及经方、验方进行频繁项集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王教授辨治心悸法以通补兼施,用药平和;(2)善用药对,配伍精当,常用药对如五味子与麦冬、白参与麦冬、柴胡与黄芩、黄芩与法半夏、黄芩与枳实;(3)王教授遣方常用生脉散、柴芩温胆汤、平肝煎、养心安神饮等;可信度高的关联为生脉散与柴芩温胆汤.结论......
作者:范金茹;刘金良;许福丽;陈彤;刘剑勇;李晓屏;周斐然 刊期: 2018- 05
-
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ECOPD患者血清VEGF、ET-1、NO的影响
目的:评价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肺胀病痰瘀阻肺型,西医诊断为AECOPD,且合并PH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除对照组基础治......
作者:范春香;郁东海;都乐亦 刊期: 2018- 05
-
福州地区不同年龄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素分析
目的:使用证素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女性的中医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使用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以“7”岁为周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进行年龄划分,评估不同年龄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位证素构成比的顺位为:肝(65.263%)、肾(49.473%)、脾(13.684%);绝经后骨质疏......
作者:李冠慧;陈后煌;洪建勋;梁文娜 刊期: 2018- 05
-
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功能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
目的:探讨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治疗提供辨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的男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影像学及生物化学检查,根据肝豆状核变性及男性生殖损害诊断标准,分为生殖损害组及无生殖损害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进行证候评分.分析评价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结果:男性肝豆状核变......
作者:奚亚明;韩辉;吴丽敏;郑明翠;宋书婷;马士才;王艳昕 刊期: 2018- 05
-
针药结合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对比针药结合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n=50)和西药治疗组(n=50),针药结合组采用以口服中药为主并辅以针刺的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西药治疗组口服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皮损的类型、分级、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针药结合组与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连林宇;何其达;沈佳成;刘彩春;杨宗保;张媛 刊期: 2018- 05
-
从中医体质学说谈《黄帝内经》发病观及养生
中医体质学说强调不同体质的形成与先天、情志、饮食及外感疫疠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较为准确地解释了《黄帝内经》所阐述的体质发病观、“因加而发”发病观、“两虚相得”发病观及伏邪发病观的内涵.通过对中医体质学说与诸发病观联系的探究,可以指导临床体质相关疾病的诊治分析,同时“过用致病”之说对中医体质养生亦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徐新宇;何松;王睿淏;刘俊楠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伍炳彩治疗产后风验案三则
- 2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二)——裘沛然治疗眩晕案四则
- 3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BDNF表达的影响
- 4 从足太阳膀胱经论治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5 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41例临床观察
- 6 荣气虚滞论
- 7 刘英锋治疗阳明表证验案三则
- 8 儿童频复发性肾病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9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 10 弘仲景之光,引后学之路——第七届广东省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述要
- 11 抗肝癌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 12 连梅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腹部脂肪组织中N F-κB及IK Kβ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 麻杏石甘汤方证新解
- 14 化浊行血方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5 草珊瑚及同种植物的研究进展
- 16 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型2型糖尿病合并眩晕33例临床观察
- 17 应用奚氏清法护理糖尿病足筋疽30例
- 18 《伤寒论》四诊方法撷微
- 19 顾勤运用温法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撷菁
- 20 薛汉荣辨治寒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