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医药通报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论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

    发热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症状,是机体正气抗御病邪和机体内在的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发热的原因不同,因此其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高热和中热多见于外感发热;低热多见于内伤发热.......

    作者:洪广祥 刊期: 2007- 05

  • 蜂花合剂Ⅰ号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称为药物流产(以下简称药流),以其具简便、安全、流产率高,可免除手术之苦等优点,临床已普遍运用,但药流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失血量过多仍是药物流产后急需解决的问题[1].......

    作者:谢德聪;陈虹冰;江敏;魏霖;李英;白乔 刊期: 2007- 05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中医证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T2DM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T2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初诊的T2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阻络证,每证型组各选择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剐测脂联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

    作者:陈学勤;邱明山;陈进春;陈锦凤;王智 刊期: 2007- 05

  • 从地榆对不同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看中药归经理论的科学性

    目的:研究地榆对四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中药归经理论的关系.方法:细胞形态观察和活细胞计数法研究地榆对人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823、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癌细胞H460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地榆可使四种癌细胞形态上发生皱缩、变圆、脱壁、裂碎等变化,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率高者达84.60%.结论:地榆有确切的抑癌作用,并与中医的药物归经理论相一致,再次说明了中医药物归经理论的正确......

    作者:王振飞;李煜;戴宝贞;贾瑞贞 刊期: 2007- 05

  • 低温联合紫外照射增强苦参碱诱导Colo320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低温作为一种环境因素,能直接或间接地对细胞的生命活动造成影响.冷冻医疗对于某些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无疑是一种新技术,在一定情况下可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放疗以及其他物理疗法.但由于超低温冷冻损伤肿瘤组织及细胞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甚宽,仍会有少数肿瘤细胞存活,引起肿瘤残留和再生,降低了冷冻肿瘤治愈率.......

    作者:王勇;章敏 刊期: 2007- 05

  • 温阳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概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它是一种全球性患病率高的疾病,也是病死率较高的重要疾病,居当今世界致死性疾病第四位.......

    作者:谢彦颖 刊期: 2007- 05

  • 杨少山膏方调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杨少山,男,浙江余杭人,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医,临诊之余,悉心研读《内经》、《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尤其对朱丹溪《丹溪心法》、李东垣《脾胃论》捻熟于心.期间又得热病专家王泽民先生精心传授,医术逐日渐长.40年代在杭城悬壶设诊,每每扶危救厄,深得病家之信赖,医誉随之鹊起.......

    作者:李航 刊期: 2007- 05

  • 邓铁涛未来医学思想探析

    未来医学关系到中医学的学科定位,关系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关系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也关系中医界的信心,因此是一个战略问题.......

    作者:曹东义 刊期: 2007- 05

  • 论针灸学家吴师机的学术思想

    吴师机,原名安业,字尚先,清末(公元1806-1886年)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曾客居河北广平,因澹于功名,乃南下扬州从父学医,致力于外治法研究,卓有建树.......

    作者:魏稼 刊期: 2007- 05

  • 《活幼心书》学术思想咀华

    简述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活幼心书》的概貌及主要学术思想.从上探旁求、心裁独出;病在谨初、扑之在微;心须活法、临机权变;业医体仁、践履端谨等四个方面阐明其治学风格、辨证特色、治未病思想以及对医德伦理的贡献.......

    作者:朱杰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