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医药通报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熔铸中医观之辑释(续)--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

    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文化学者孙光荣教授虔诚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心辑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熔铸中医观的部分,加以诠释。《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9月25日第一版起连载,本刊特予结集发表以飨读者。孙光荣教授的辑释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的精髓,彪炳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弘扬了中医的特色,彰显了中医的优势,振奋了中医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作者:孙光荣 刊期: 2014- 06

  • 钱乙黄土治肾病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他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人们尊称其“儿科之圣”。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后开始抽筋。皇帝见状十分着急。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皇帝见他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来,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心存疑虑的宋神宗......

    作者: 刊期: 2014- 06

  • 从脾胃论眩晕的针刺治疗思路

    眩晕是因清窍失养,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其病机归纳为风、火、虚、痰、瘀,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中,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气机之枢。气血亏虚,则清窍失养;中气不足,则清阳不升;脾失健运,则痰浊中阻;痰阻气机,则郁而化热,均可致眩,故从脾胃论治眩晕尤为重要。针刺治疗眩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疗效,多以局部取穴为主,辨证取穴、远端取穴也应重视。本文从脾胃论治眩晕的理论基础、证候分析、选穴思路及临床......

    作者:肖靓宜;王凌燕;吴清明 刊期: 2014- 06

  • 浅谈针刺的层次

    针刺的浅深或层次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环节,何时需深刺,何时需浅刺,每个层次应该采用何种刺法,《内经》中已有详细的论述,即“在筋守筋,在骨守骨”,而且病在皮、脉、筋、肉、骨,应分别采用相应的针刺方法,本文就此从《内经》出发,同时结合当代一些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详细探讨。......

    作者:都鹏飞;范刚启 刊期: 2014- 06

  • 《黄帝内经》刺热法探微

    本文从治法、选穴、刺法针具选择、禁忌五方面归纳阐述《黄帝内经》刺热法。......

    作者:万文蓉;彭荣琛 刊期: 2014- 06

  • 逸病浅识

    逸病是由于饮食不节、居处安逸或是脑力过逸等原因引起以气机郁滞、阳气不伸为主所导致的一类症状或疾病的总称。逸病的病证特点为虚实参见,治疗原则为“逸者行之”。......

    作者:王晶;林晓峰 刊期: 2014- 06

  • 《中医药通报》2014年第13卷文题分类索引

    ......

    作者: 刊期: 2014- 06

  • 第十八讲关于怕冷症的中医诊治思路

    怕冷症是以机体寒热调节障碍失衡、产热不足、并对外在寒冷刺激耐受功能低下,而表现的躯体长年难以忍受寒冷,并伴有畏风、自汗等症状的病症。怕冷症属于疑难杂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本次讲堂在王琦教授治疗70余例怕冷症临床经验以及对33例怕冷症调查基础上,结合2则典型病例,对怕冷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深入的探讨,为中医治疗怕冷症提供思路和借鉴......

    作者:张惠敏;王琦;杨玲玲;倪诚;王济;李英帅;井慧茹;郑燕飞;俞若熙;李品;焦招柱;梁雪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