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拯救中医之魂的战略沉思
中医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它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一百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存在诸多失误:把中医西化置于国家宪法与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上;把中医西化等同于中医现代化;把中医教育西化作为后继人才培养的方向;把中医医院变得越来越“姓西”;把中医向世界铺轨歪曲为同国际接轨。这些失误在导致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与临床技术体系严重扭曲、解体的同时,形成了医疗、教育、科研、管理上的“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
作者:李致重 刊期: 2016- 03
-
清初上海名医沈璠及其医案考略
沈璠为清代早期上海名医,与叶天士、马元仪、周扬俊、何嗣宗等同时行医,精于医术,勤于临证,善治各类杂症,用药以豁痰清火为多,反对滥用温补,但当补则补,补肾纳气、滋阴降火之法应用亦多。著述多种,除医案外皆不传。......
作者:焦振廉 刊期: 2016- 03
-
漫说“千金”妇人卷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要方》)中首列“妇人方”三卷,《千金翼方》(简称《翼方》),将“妇人”增至四卷。《翼方》与《要方》有何关系?......
作者: 刊期: 2016- 03
-
朱丹溪巧治师妹绝症
元代苏州葛可久(1305~1353年),是个名医,他所撰的《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名声很大。而朱丹溪(1281~1358年)当时也是名医了,为了学到更多的医术,尽管年龄比葛可久还大,他依然坚持隐姓埋名投之于葛门拜师学艺。三个月过去了,葛可久发觉他切脉、处方有时还超过自己,因此很器重他。过了一段时间,葛可久变得闷闷不乐起来。一天,葛可久说自己要出远门访友去,关照女儿一切听师兄安排......
作者: 刊期: 2016- 03
-
论诸痛不可补气
《灵枢》云:病痛者,阴也。又云: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夫阳者,气也,是痛病当先治气。顾气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邪实者,以手按之而痛,痛则宜通。正虚者,以手按之则止,止则宜补。丹溪云:诸痛不宜补气。夫实者,固不宜补,岂有虚者而亦不宜补乎?故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喜寒者多实热,喜热者多虚寒;饱而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东垣丹溪治病方论
东垣、丹溪治病,多自制方,盖二公深明本草药性,洞究《内经》处方要法,故能自制。自宋以来,《局方》盛行,人皆遵用,不敢轻率自为。《局方》论症治病,虽多差谬,丹溪曾辨论之,然方皆名医所制,其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大小多寡之法则不瘥也。近见东垣、丹溪之书大行,世医见其不用古方,也率皆效颦,治病辄自制方,然药性不明,处方之法莫究,卤莽乱杂,反致生无甚有变症多端,遂难识治耳!且夫药之气味不同,如五味子之味浓,......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五脏之气交变论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云: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生为近。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说,......
作者: 刊期: 2016- 03
-
梁章钜论保扶阳气为本
清代梁章钜(1775年-1849年),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纵览群书,熟于掌故。在《退庵随笔》中强调“保扶阳气为本”,“今人气体远不及古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亦消长之运然也。故养生家必以补阳为先务,即使阴阳俱亏,亦必以补阳为急。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其理亦复如是??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今人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半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有略启扶阳之论者,不觉彼......
作者: 刊期: 2016- 03
-
地黄的传说
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传说有关,此后一说到地黄,人们都会认为怀庆府所产的为地道。明朝名医刘文泰在《本草品汇......
作者: 刊期: 2016- 03
-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医养结合”成新焦点
6月11日,作为第八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在厦门市顺利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可清,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李京文,中华两岸医疗健康发展协会理事长廖国栋,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朱淑芳,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文辉等出席研讨会。......
作者: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Survivin和bax在人食管癌细胞Ec-9706细胞中表达及中药干预作用
- 2 论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 3 东垣丹溪治病方论
- 4 张仲景辨治“干呕”之临床运用
- 5 学用经方之间的辩证关系
- 6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证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 7 自拟五虫汤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 8 宝光妇乐冲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 9 论祛风药在泄泻中的应用
- 10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系列杂志《中医药通报》杂志2006年征稿、征订启事
- 11 升降散治疗风湿瘀热证验案二则
- 12 乌梅丸加减治疗不寐验案一则
- 13 论经方用量与经方疗效
- 14 论中医药治疗肺癌
- 15 征订征稿
- 16 从中医体质学说谈《黄帝内经》发病观及养生
- 17 自拟附子救心方治疗闽西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18 薛汉荣运用麻杏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
- 19 论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药治疗思路
- 20 李东垣医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