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张喜奎运用桂枝汤验案举隅
张喜奎教授临证灵活应用桂枝汤治疗多种疾病,本文从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痤疮、痛风性关节炎、漏汗症等病案举例说明其应用的灵活性。......
作者:吴天敏;范柳芳;张喜奎 刊期: 2016- 05
-
胡希恕研究柴桂干姜汤方证30年解读
胡希恕先生通过临床实践不断重新认识《伤寒论》,因此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注解,其中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认识具代表性。本文就胡希恕先生30年间对第147条和148条的不同注解,来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作者:冯世纶 刊期: 2016- 05
-
独特诗歌药方
明朝某知府之妻,病魔缠身,连日卧床不起,四处求医,未见治愈。正巧御医方勤之回乡度假,知府得知后,亲自登门求医。方勤之切脉后,提笔写了一首诗歌,他不作解释,便扬长而去。其诗曰:“妇家未真疾,女人必望喜。痛知心缓当,经时切转归。”知府接过一看大喜,以为妻子有孕。问妻,夫人又矢口否认。知府再细看其诗,琢磨了半天,终于看出了病因和处方。把诗的每行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病因:“妇女痛经”,把后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处......
作者: 刊期: 2016- 05
-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朱良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大家,在八十年的医学生涯中,凭借过人的智慧、博大的胸襟、执着的追求、超常的努力,在医德医风、学术造诣等方面独树一帜,其学术水平和个人影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朱良春现象”。......
作者:朱步先;朱建华;朱婉华 刊期: 2016- 05
-
张锡纯对药运用特色撷菁
本文撷取了张锡纯擅长运用的代表性对药,通过对其配伍依据、机理的探析,论述了一代宗师对药配伍运用的规律、特色。......
作者:刘建;陈宝贵 刊期: 2016- 05
-
古代中医对罂粟的认识
罂粟,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历代本草中的常用名有阿芙蓉、鸦片、阿片、罂子粟、御米、米囊等,早在六朝时期罂粟就已传入我国,初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深受人们喜爱。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罂子粟时言“人家园庭多莳以为饰”[1];而作为西方早期的万应药底野迦,以诸胆及鸦片为主要原料制成,在隋唐时就已作为贡药传入我国,用于治疗各种动物咬伤所致的中毒症状[2]。其入药部位主要为种子、罂粟壳以及从罂粟壳中割取的......
作者:林华坚;张金玲;金李;宫璞;刘新爱;李灿东;杨朝阳 刊期: 2016- 05
-
围绝经期妇女养生保健经验浅析
围绝经期是大多数女性从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必经之坎,其常见临床症状有:月经紊乱、潮热多汗、面红、烦躁易怒、情绪不宁、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皮肤萎缩、阴道干涩、尿失禁、关节痛等,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傅金英教授在治疗本病时,结合女性特殊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创造了一套非药物处方防治法,主要包括情志处方、运动处方、饮食处方、起居处方等。......
作者:韩云霞;傅金英 刊期: 2016- 05
-
朱熹养生思想探讨
朱熹创立了伟大的理学哲学体系,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资源。本文将其养生思想整理归纳为:存理控欲,崇德修身;格物致知,穷理健身;顺道明志,尽心笃行;推崇静坐,益智养心;躬行孝道,彰显天理;劳逸结合,食饮有节等五个方面。......
作者:余天泰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浅析《外科正宗》肛痈之托法论治
- 2 解毒通淋汤治疗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 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量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及补肾方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中医辨证细分轻重增加热毒壅肺证型
- 5 厚朴酚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和大脑细胞因子的研究
- 6 审证求机复法合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变与不变
- 7 先师留章杰针灸技法临证经验
- 8 胃萎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及其干预相关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 9 补肾通络中药改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状态的临床研究
- 10 石冠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 11 胃宁Ⅰ号治疗胃脘痛240例疗效观察
- 12 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13 绍奇谈医(二)-- 新安吴楚
- 14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32例临床观察
- 15 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 16 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凋亡 相关蛋白含量测定及意义
- 17 蜂花合剂1号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研究
- 18 复方芪葜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 19 颈夹脊穴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乙型颈椎病89例
- 20 前列炎清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8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