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250/R
邮发代号: 34-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1-2749
- 国内刊号:35-125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从《神农本草经》看仲景方中半夏用药规律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使用半夏的方剂多达42首,通过对张仲景使用半夏方剂的分析,发现张仲景在治疗伤寒、寒热、痞满、肠鸣以及邪郁少阳、水饮不能外出而上蒸出汗等症时,常使用辛温之性的半夏,辛能宣散,温化寒邪,则伤寒得以宣通,宣散少阳之邪而止头汗,调畅气机则痞满消、肠鸣止;在治疗呕吐、胸胀、咳逆时,用半夏降逆止呕之功,降肺胃之逆气;在治疗头眩和咽喉不适之症时,用半夏燥湿化痰之效,涤痰开结则咽......
作者:马哲龙;吴晋兰 刊期: 2017- 01
-
杨淑荣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喉源性咳嗽
杨淑荣临证将喉源性咳嗽分为湿热内蕴,肺气不宣;肺热伤阴,虚火上炎;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肺寒支饮,胸满气逆等4个较为常见的临床证型.其从经方论治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饶颖慧;杨淑荣 刊期: 2017- 01
-
半夏泻心汤合方及其应用的思路与方法
半夏泻心汤合方思路包括辨治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肝病证相兼如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肝寒证相兼、与肝湿热证相兼、与肝气郁滞证相兼、与肝瘀血证相兼,脾胃寒热夹杂证与心病证相兼如与心气郁证相兼、与瘀阻心脉证相兼、与痰阻心窍证相兼,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肺病证相兼如与肺寒证相兼、与肺热证相兼、与肺阴虚证相兼.解读案例如半夏泻心汤与百合地黄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胃炎、糖尿病,半夏泻心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胃炎、抑郁症......
作者:王付 刊期: 2017- 01
-
从“肝主疏泄”治疗心系病症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使全身气机条达的机能,肝主疏泄与心系病症的关系,主要是指肝的疏泄功能障碍对心脉、神志的影响.理清两者关系对心系疾病的治疗颇有裨益.......
作者:邱丽珍;罗嗣卿;刘中勇 刊期: 2017- 01
-
浅析“和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肺属上焦,具有清虚娇嫩的特点,易见寒热错杂、本虚标实、表里同病、气机逆乱之证.“和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颇获良效,故予以浅析.......
作者:尉海霞;袁伟智;张兴彩 刊期: 2017- 01
-
白毛藤多糖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SolamumlyratumThunbpolysaccharide,SLTP)联合阿霉素(Adrismycim,AD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DM组、ADM+低剂量SLTP组,ADM+中剂量SLTP组,ADM+高剂量SLTP组.通过RT-PCR检测各组Bcl-2、Fa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同时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人乳腺癌细胞M......
作者:杨旭东;张杰;杨清东;杨骄霞;王桂云;崔荣军;刘洪凤 刊期: 2017- 01
-
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近年来发病有进一步升高趋势,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纯西医治疗见效快,本文主要从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李小蝶;吴耀南 刊期: 2017- 01
-
中医治疗毒瘾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医对吸毒成瘾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论是在病因病机还是治疗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通过搜索查询文献,从中医对毒瘾的机制认识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宫璞;张金玲;金李;刘新爱;林华坚;安会如;曾东萌;郑学堂;杨朝阳 刊期: 2017- 01
-
基于“同病异治”辨治郁证验案2则
郁证病理机制涉及中医五脏,主要以肝为主.故郁证的辨证应以五脏理论为指导,用药重在强调以疏导、肃降、宣泄、畅达、清热,防治结合,因势利导.......
作者:邵元欣;王兴臣 刊期: 2017- 01
-
崔应麟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崔应麟教授精专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每以小方轻药愈沉疴顽疾,效如桴鼓.......
作者:陈茜;杨鑫;崔应麟;袁志华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读黄煌医话做经方传人——读《黄煌经方医话》有感
- 2 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临床研究
- 3 论腧穴的三维结构
- 4 符思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 5 经方方证用药频率及用量的思考与探索
- 6 起止点合谷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156例
- 7 经方传承 两岸携手——第六届国际经方班(台北站)暨国医张步桃纪念研讨会述要
- 8 舒筋汤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 9 健脾化瘀中药逆转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作用研究
- 10 “杂合以治”法干预湿热体质的临床研究
- 11 浅述阳和汤治疗肺系疾病
- 12 五行概念源于一年分为五季
- 13 方剂剂量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 14 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ECOPD患者血清VEGF、ET-1、NO的影响
- 15 经方应用的思路与方法
- 16 麻黄在男科病中的妙用
- 17 从肾而论周期调治不孕症心得
- 18 郭艳幸辨治膝骨关节炎学术思想浅析
- 19 《金匮要略》妇人病篇学术思想刍议
- 20 中药桔梗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